早聞森林幼稚園的概念,看見北歐小孩的自由學習,在世界另一邊的事情,只能空想一下,Uncle Danie所創立的 Forest Adventures搬到現址後,也慢慢參展成多元化的探索大自然課程。可能大家不禁會問「再崇高的另類教育,在香港,骨子裡還只是一盤生意」。對啊,人家也要糊口,大自然的萬物玩意雖免費供應,但對家長來說,一個可靠的導師,原來還是有價值
[Photo Credit to GoWild]
這次有幸參與 Go Wild x Forest Adventures 野孩子森林學院,憑Go Wild Apps 1500miles 即可參加抽籤,所以現在已經扣光光了,跟GW團隊談了幾句,往後他們也會跟不同機構合辦各野外活動或親子Camp,大家機會還是有的,魚子媽就得努力購物去賺回參加機會
Forest Adventures 的據點在馬大石澗的出口,第一次來到 大水坑 這地方,還好沿路也找到了指示,從港鐵站步行至學校,大約十分鐘的腳程。若然還是在村內迷路了,問村民 「廢校」在那裡,他們自會知道,大水坑村分佈頗廣,有南北路及以橋渡河相隔
時間尚早,登記後在室內地方梳洗更衣準備,而收好了的玩具,也被小孩子共同發現了,大家都寧可逗留在冷氣房玩玩具,也不願在外邊等待 [人之常情]
是次的活動有17位小朋友參與,集齊後由Uncle Marnick 及 Uncle Sandor去作簡單的介紹,另外有Auntie Diana及Cherry去協助大家。很深刻的是一句 "There is no rule here, but we make promise"
室內的地方讓大家放置行裝,同時是洗手間的所在 [而平常會是小孩子的室內課室] 依山而建,我們拾級而上即達遊樂場的所在地,這裡是一個以回收卡板拼湊而成的遊樂場,還運用了不同的物料,也有小孩參與建設的部份和裝飾
簡單就是好玩,香港的遊樂場愈起愈「安全」,膠滑梯未瀡也幾乎掂地的情況,時有發生,這些才是真正訓練到大小肌肉兼腦筋的遊樂設施,我們就放任讓小孩在這裡用自己的方法去決定如何玩樂
牆邊有廢物利用的水管遊戲,利用不同的筏門去控制水流到那裡,需要的,只是下方溪流源源不絕的水,經管道排到不同的地面上,一樣回歸大地,沒有一滴浪費
Uncle Marnick分批帶領小孩到另一邊新建成的遊樂場,叢林間數步之遙又是另一個樂園
這類歷奇類的設施,不是獨家,但向來要玩也非易事,也是要到渡假村等地的訓練設施,以團隊名義預訂等,而在這裡就可讓小孩慢慢玩,有小孩從不願意,到勇敢面對,以笑容去完成,最值得鼓勵。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小孩玩過十萬九千樣東西,而是建立對自己的信任
魚子醬基本上只用半跑的姿態,但偶爾會前推後拉去平衡,好可愛 XD
玩樂情況非三幾張相片和筆墨可形容,大家還是到Facebook Page看短片吧 =P
回學校先補充一下水份和換上泳衣,就到石澗玩水去了,由於這裡已經是石澗的出口,大部份是平淺的水域,就算在小瀑布的最深處,大約只到成年人心口,導師加上家長一眼關七,而小朋友也穿了救生衣,安全安全
除了救生衣,也有浮力強的水泡和浮力棒,還有小網讓小孩可以觀察河裡的小生命,石隙間還真的有不少蝦仔魚仔
Uncle Sandor忙著來來回回跟小孩玩獨木舟,而Uncle Marnick就在高處讓大家可以玩起Zipline 飛索,每個小孩還可連續滑兩次 XD 來回來回就4次了啊,在水上玩特別刺激
[Photo Credit to Go Wild]
歡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,三小時的課堂,貶眼便過,回去學校更衣後,跟導師一一道別,遊走在巴士站看看有那些巴士,才發覺這裡可真方便,跳上往荃灣的巴士繼續趴趴走,馬鞍山,有緣再會。
0 Comments:
發佈留言
記錄現年九歲的山系男孩 魚子醬 與全職媽媽 Megan 上山下海玩樂日誌。由100天赤足踏在草坪沙地開始『以大自然為師』的成長理念。堅持實話實說。絕不阿諛奉承。藍天玩樂至上。雨天咬文嚼字。在本港教育制度中尋找喘息的空間。拒讓小孩當分數奴隸。只願當個真正的親子玩樂Blogger。不願稱作山系KOL。永遠相信讀者的眼光是雪亮
文字工作者。閒來執筆分享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親子好去處。為報章供稿。在傳媒訪談中分享小孩與大自然的互動。每天享受Work-Life Balance
邀約合作請聯絡: megan_wong@ymail.com